成為更好的自己

什麼時候可以豪賭一把?

才剛過完年,不知道大家的手氣如何呢?之前有旅遊網站,不知道從哪裡用來一個年度運勢排行,結果在365天當中,我的運勢是第35x名,也就是說倒數幾名,運氣非常不好。當然身為一位接受科學訓練的人,我才不會這麼迷信,彩券還是繼續買。

雖然沒有中大獎,但是我知道這應該不是我的錯,遊戲規則本來就是如此。如果一款彩券讓每個人都回本,那基本上就會賠錢,才沒有商人會做賠本的生意。你可能會反駁說,可是有什麼福袋之類的,就是保證回本。從直接的付出與報酬來計算,確實可能有一些看似賠本的生意。可是,如果把間接的成本、報酬算進去,賠本的恐怕就不是商人了,而是消費者本人。

為什麼我們喜歡賭一下?

如果要用一句話說為什麼我們喜歡賭、參與摸彩,那就是我們喜歡哪種「爽」的感覺。在過去的行為研究上就發現了,若我們要訓練動物學會做一件事情,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在每次做完之後都給予獎賞,而是有時候給,有時候不給。在訓練的前期,獎賞出現的機率要高一些,才能強化這樣的行為。在訓練的後期,獎賞就不一定要常常出現,也會造成行為上的改變。

在賭場的吃角子老虎機器,基本上就是依據這樣的原則來設置的。因為有的時候會賺錢,有的時候會輸錢,有一些不可預測性,人們在玩的時候,常會很不理性得告訴自己,這次一定會中。

更可惡的是,有時候商人會告訴你中獎率大概是多少,當你發現自己應該快要中獎的時候,就會更積極想要投入。就像我之前帶孩子去吃藏壽司,每五次可以換來一個抽獎的機會。我們大概有算過,約莫是每抽四次會中獎一次,所以如果已經累積三次沒中,孩子都會很想要再多吃幾盤壽司,因為他們覺得這次就是會中獎的那次。 

除了不可預期性之外,我們喜歡賭一下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想要得到很多的好處。就像每到過年的時候,台灣彩券都會推出有高額獎金的刮刮樂。即便這張刮刮樂要價不斐,但是幾乎每年過年,最高單價的刮刮樂,都是最早賣光的。而且,收入越少的人,對於這種好處的渴望是越高的。有分美國的數據就顯示,收入較低的家庭,買彩券的金額是收入較高家庭的四倍之多。 

那我們該賭嗎?

雖然想要賭,可能是一種天性,那我們究竟該順著這個天性,還是不要呢?如果不是在現代社會,我覺得都值得賭上一把,因為如果做任何事情的結果都是可預知的那麼當環境有所變動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因此被淘汰。就像我們遠古的祖先,因為被逼到了非洲的海邊,如果他們沒有冒險去食用海中的貝類,現在的我們可能就不存在了。

只是,現代社會的環境太不一樣了,有太多精心設計的陷阱,等著我們上當。很多看起來是賭局的東西,根本是別人盤算後的花招,而我們的行為就如他們預想的一樣,完全被別人所掌控。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肯定是每賭必輸,就算有贏,也只是為了讓你願意繼續投入更多,然後輸的更慘。 

關於這件事情的道理,詐騙集團最懂了,他們很清楚知道人性的貪婪弱點,知道要怎麼操作,會讓你毫不猶豫地上當。我周邊就聽過幾個蠻悲慘的故事,而且主角還都不是沒接受教育的人。就連他們自己事後回想,也會覺得自己怎麼可能上當,但是在那個當下,就完全無法自拔。

如果勝券在握,可以賭嗎?

假設有個抽獎活動,本來的中獎機率是十分之一;因為前面蠻多人都沒抽中的,所以接下來的中獎機率是二分之一,而且若仔細計算期望值,其實是大於零的,也就是說對你是有利的,那可以賭嗎?

不理性的我會建議大家當然要啊~ 既然期望值都大於零了,為什麼不賭?可是理性的我,會先思考一下這個期望值究竟是怎麼算的,然後再做評估。就像現在很多地方都有賣福袋,雖然福袋的價值都遠遠超過產品的售價,理論上應該是非常值得的。但是,問題就在於,產品的售價在不同地方本來就會不一樣,便利商店賣的東西本來就比較貴,那就算售價超過你付出的金額,不代表期望值就是大於零的。更別說,這裡面可能有一些你不想要的東西,所以看似划算的選項,其實一點也不划算。 

不過,如果所有的東西都是你想要的,而且是期望值大於零,那就勇敢購入吧!只是,我必須說,到頭來我們還是輸家。就像現在有很多買一送一,或是團購的活動,看似很優惠,但其實都讓人不由自主的多花了一些錢。

所以,我覺得真正判斷的標準,不應該是期望值是否大於零。而是,因為賭了一把而獲得的東西,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就像之前我去米飛展覽,有一個大型的扭蛋機,雖然最棒的獎品是我會想要的米飛燈,但是有很多我不想要的獎品,再加上不知道中獎機率,所以我就很理性的放棄了這個扭蛋機。

那人生該賭一把嗎?

前面我們談的比較是針對東西的賭博,那麼面對我們的人生,該不該賭上一把?

這是一個更難回答的問題了,因為我們很難去計算期望值。就以找工作為例子好了,我們怎麼判斷究竟這間公司好不好?有時候,別人都稱許的公司,不一定也適合你。因為這當中有太多因素會影響你了,除了客觀的福利、薪資、上下班規定、通勤時間之外,你所負責的任務,以及跟你互動的人等等,都會影響你對於這個工作的觀感。 

如果你在猶豫自己的人生要不要賭一把的時候,我認為你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 你是否真的想要那個東西

前面我提到,在決定要不要賭的時候,關鍵不是期望值的高低,而是你有沒有真的想要那個東西,道理是一樣的。既然都是要賭了,那麼搞清楚自己有沒以真的很想要那個東西,是一件你一定要做的事情。你不能很任性的覺得自己就是想要怎樣,但實際上自己對於做那件事情根本只有皮毛的了解,或是只看到光鮮亮麗的部分,而沒有看到背後的付出。 

  1. 想清楚你有哪些籌碼

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情,那麼你要評估一下自己有幾斤幾兩,如果自己沒有什麼籌碼,只是一頭熱,那恐怕失望的機率會居多。比方說,如果你很想要成為一位歌手,那麼你至少要有獲得周遭親友的好評。倘若你只是覺得自己喜歡唱歌,但其實唱得不怎麼樣,又沒有個人特色,那除非運氣非常好,不然你賭輸的機率會遠遠大於賭贏的機率。 

  1. 設定好你的底線

就算你具備了很多優勢,也不代表你就一定會賭贏,因為有太多的事情是我們沒有辦法掌握的。就像有那麼多的演員,為什麼每年就是只有幾位演員,可能成為鎂光燈的焦點。道理很簡單,就是演技好不代表你就會被肯定,因為需要太多天時地利人和了。所以,你要幫自己設定好一個底線,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要放手。至於底線要怎麼設置,那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你要把這些因素都納入考慮,才會知道自己該怎麼設定底線。 

跟大家分享關繼威在金球獎頒獎典禮上的得獎感言,蠻讓人動容的。如果有人願意支持你,就勇敢追夢吧!

為自己的人生小賭一下,利大於弊

雖然我不鼓勵大家為了東西而賭,但是我鼓勵大家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而賭,不要因為自己害怕失去,而一直都活在舒適圈裡面。你如果跟我一樣,是比較不喜歡冒險的,那麼我們可以步調再慢一點,只要持續有往前行,那就是好的。

如果你只是羨慕別人的成就,而不願意做出任何改變,那你大概只能自憐自艾。你要知道這些人或許看起來賭贏了,但是他可能先前賭輸了好幾次,或是有一些你沒有看到的付出。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有點不同,那麼你一定要做出一些改變。哪怕是選擇投資固定配息的績優股 (一種比喻),也比起你只會握著現金來的好。

那該怎麼小賭呢?

第一個建議:模仿別人的成功方程式

我建議你可以找跟自己狀態比較接近,但是看起來成就又比你好一些的人當作學習對象。你可以從模仿他們開始做起,雖然每個人的條件不一定相同,環境的因素也不同,但是若他們的成功方程式是穩定的,那麼模仿他們的做法,還是對你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第二個建議:拿資源投資自己的理想

如果你有一件想成就的事情,那麼就該騰出一些資源來為它努力。一開始可以只是百分之十的時間、金錢,總之就是要幫自己起個頭。如果覺得是可行的,那麼可以再多做些投入,並且動態調整自己投注的資源。就像我現在的狀態,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在做不同的嘗試,希望自己可以找出一條路,或許就可以幫自己人生轉個彎。

第三個建議:讓別人為你帶路

如果你真的不太敢冒險,那麼若有人願意帶你一起冒險,那麼可以認真考慮一下。我算是幸運的,好多年前在對岸友人的帶路下,做一些自己一個人很難成就的事情。只要有對的人,那個人又很主動找你一起做點什麼,就不要猶豫了,勇敢一下吧! 

總之,只要不是把自己的未來都賭上了,那麼勇敢一下,或許你的人生也會有些不一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