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在丹麥的設計博物館商店看到一系列很有趣的商品,就是有一些像藥劑的小罐子,上面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像是love, happiness 等等的,從銷售的情形來看,最多人買的是love,也不難猜出來,因為會想把這個當作禮物送給心愛的人。當中 what truly matters 則是讓我有比較大的共鳴,可能就是從為什麼會踏上這趟丹麥之旅,以及在過程中發生的點點滴滴…



那麼,我先來說說為什麼會踏上這趟丹麥之旅,因為我參與了一個歐盟的跨國計畫,這個計畫是希望由產業、學界和實務界一起攜手,來打造一些可以讓老年人自主生活的產品。我們大約在今年六月的時候第一次一起開會討論計畫,當時主持人就說希望大家還是可以有一個實體的啟動會議,因為他覺得這樣是比較好的。
因為有經費的支持,加上快要三年沒有出國了,我當然是很高興地答應了。雖然心中也是有很多的糾結,包括了出國的期間到底安不安全,回來的隔離又非常耗時,我真的有必要踏上這趟旅行嗎?不過,大概想出去走走的心情戰勝了其他的顧慮,我在第一個時間點就決定要到丹麥跟大家一起開會。而且,想到可以去丹麥去參觀老年機構,還可以跟服務人員第一線面對面,這麼難得的機會,當然是不能錯過。
在回來之後,我覺得去現場開會確實是有必要性的,關鍵的原因,倒不是因為面對面討論的時候,可以獲得比較多非語言的線索之類的。我覺得真正讓人會有所啟發的,是那些在閒聊時後發生的事情。我仔細算算,閒聊的時間和真正開會的時間,應該是差不多長… 這倒不是說我們不認真開會,因為像我們去參觀的安養機構,一趟火車就要三個小時,來回就要六個小時了,可以聊的時間馬上就破表了。
疫情反思到底什麼是重要的
在閒聊的主題中,當然免不了談到疫情的影響,雖然台灣也真的經歷了疫情的高峰,但我覺得和歐美國家嚴重的程度相比,我們真的很像一直都沒有那麼慘烈,至少在政策上並沒有像歐美國家一度那麼緊張。
現在回頭看,歐洲的友人們會覺得,當時大家可能都太緊張了,被這個沒有遇過的病毒嚇到了。也因為在情勢所逼,很多的決策、做法都沒有考慮清楚到底甚麼是最重要的。他們就說有不少人,因為疫情的關係沒有去做健康檢查,結果延誤了發現自己罹患癌症或其他重要疾病的時間。
當然也有一些好處,像是很多人就發現,工作很像不是一件一定得要去辦公室才能做的事情,所以大家在工作的選擇上,會傾向選擇可以遠距上班的工作。對企業主來說,他們省下了辦公室的租金,若真的需要大家聚在一起實體討論,可以另外再找空間就可以了。聽起來很多歐洲人都已經在工作上做了改變,我這次airbnb的房東也是如此,他說以前一個星期會去公司四天,但現在他大概頂多一個星期只去一天,而且常常也見不到同事。
另外,或許因為大家對於疫情的態度真的改變了,所以在丹麥幾乎看不到有人戴口罩,我只有幾次在一些室內場合,會看到有人戴口罩。在各個場合的酒精消毒設備,儼然都成為了裝飾品。因為我們這次要做的東西跟這個是有關的,所以我還特別觀察了一下,到底這些東西的設置有哪些不同,以及這些不同是否會影響人們使用的意願。只是很遺憾的,我發現多數的設備真的都是裝飾品,有些就算我嘗試要去使用,裡面也早就沒有酒精了。



這樣的現象,和回到台灣時,還要很大陣仗的去做唾液PCR,真的有很大的差異。雖然防疫是重要的,但是可以正常的生活,難道不重要嗎?很顯然在我們的社會,我們認定防止疫期失控還是更重要一些的,或應該說還是會堅守一些不太影響民生的防疫措施…
地球只有一個,環保絕對很重要
除了疫情之外,環保這個議題也是很重要的主軸,原來很簡單,因為今年的暑假,歐洲真的太熱了。以哥本哈根為例子,八月多不該出現二十度以上的高溫,可是過去幾年已經至少兩次有這樣的狀況。我在哥本哈根的幾天,基本上都是穿著短袖上衣,即便早晚會有一點涼意,但是因為都是在走動,所以不太會覺得冷。
來自義大利的夥伴說到,他覺得今年義大利人是真的感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了,因為從來沒有這麼熱過。溫度除了對人產生影響之外,更重要是對於農作物的影響,像是很多地中海國家都是靠葡萄來釀酒的,因為天氣太熱,今年的收成欠佳,那麼也會對於經濟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不過環境對人到底重不重要,我們很像都要到事態非常嚴重的時候,才會有那樣的覺悟。因為我們可能都會覺得,反正沒做甚麼,又不會怎樣;做了甚麼,也不能怎樣。這一點我承認我自己也會有這樣的狀況。
所以要讓人自己做出改變,真的很不容易,因為我們會覺得這件事情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如果這件事情讓我們更有感,我們就有可能會做出改變。像是塑膠袋要加價購買等等的,或是使用環保杯買飲料可以省5元等的。雖然說人只想到錢很膚淺,但或許對一些人來說,這樣會他們覺得這件事情matters 是和我有關係的。
當然另一種做法就是業者直接出招,像我有留意到很多丹麥販售的產品,都會說明自己有多少百分比的回收成分,感覺上並沒有特別要當作一個怎麼樣的宣傳,但就是直接從產品生產端就做出改變。
講到這,覺得有一點悲哀… 就是為什麼我們對於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很容易放錯權重呢… 大家或許都知道地球只有一個,但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盡力去保護它。這次旅行有特別強烈的感受,覺得真的要改變自己的習慣,reduce reuse recycle 也歡迎大家一起加入這個行列。
工作真的是最重要的?
最後一個部分,我想邀請大家來想想,到底我們是怎麼過日子的。我覺得亞洲人真的把工作看得太重,不像歐洲人,該休息的時後就休息,該上班的時候就上班。我們可能都要到失去了甚麼東西的時候,才會驚覺,其實自己並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在工作上。就像有些人會覺得那是因為我要有工作我才能怎麼樣… 可是如果沒有那個怎麼樣,妳的日子真的會變得很糟糕嗎?你或許真的該問問自己,到底甚麼對你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你不是一定要走一條跟主流不同的路,才是真的有活著。我只是希望大家可以想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的自主意識在做你現在在做的事情,是你樂在其中,還是你雖不喜歡,可是知道這麼做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會繼續去做。又或者是,你其實完全沒有任何的想法,只是做一個可以讓你最不麻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