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優雅 成為更好的自己

告別悲情,讓愛心可以永續

在社交媒體上,我們常會看到人們分享有人需要被協助的訊息。通常都會把當事人的處境描述的很慘,博取大家的同情。但是,這樣用悲情的方式來博取同情,就像飲鴆止渴,真的該被鄙棄

前幾天看到一則貼文,講到一位老農夫,因為癌症的關係沒有辦法自己收成柚子,所以開放大家去採果。本來很想利用週末去的,不過這樣的新聞太吸睛了,預定的日期,應該現場會人山人海,因為大家都想幫點忙,又可以以很優惠的價格獲得柚子。 

暫且不說那是一種行銷,但確實也有人會用悲情的方式,來行銷自己的產品,通常也都會奏效。每次遇到這樣的狀況,心中都有很複雜的情緒,一方面是同情那些人的處境,另一方面則會想,他們沒有別的做法嗎?

如果有多一點的時間和企劃,老農夫的柚子田,就可以是結合農務體驗的親子活動,也可以舉辦柚子相關的美學體驗活動。總之,有很多可能的作法,不僅不會讓農夫的心血被浪費,甚至有可能可以有更多的獲利,創造無限的可能性。

但是,這樣的事情沒有發生…

悲情牌,不該成為萬用藥

除了老農夫的例子之外,另一個很常出現的悲情牌,就是說哪些特殊團體,中秋節月餅的訂單很少,懇請大家多多支持。如果時間倒退五年,我會相信這樣的說法。但是,在社群網路這麼發達的此時,如果一個東西好吃,根本就是要搶著訂購,怎麼可能會有訂單太少,滯銷的問題?若真的訂單太少,那不是沒有行銷通路就是東西本身不夠好,絕對不是因為人們不夠有愛心。

試想,如果每個團體都打悲情牌,那消費者不會感到疲乏嗎?而且如果消費者的同情心,只是換到商品,那麼假設商品不夠好,他下次可能也不會繼續消費了。所以,仰賴悲情牌實在不是一件好事情,你用這個腫作,要能達到永續的唯一做法,就是創造比之前悲情的故事更悲情的故事… 

其實也不是只有公益團體才會用悲情牌,很多朋友之間的互動,不也是如此嗎?你是不是有朋友會跟你哭窮,希望你可以借他一點錢,讓他可以度過這個月的難關。如果這個人有借有還就算了,若他很少還錢,那你之後也不會繼續幫他吧!

你若可以認同這樣的心情,那麼你就知道悲情牌真的不是隨時都可以拿來用的,這應該是在極度危急的情況,才拿出來用的特效藥,而不是想到就可以塗一下的凡士林。

這不全然是當事人的錯!

雖然我不認為打悲情牌是最好的作法,很多公益團體也知道那不是最好的作法,但無奈的是,多數的人只習慣這樣的作法。在急需要資源的狀況下,很多公益團以也只好大打悲情牌,唉… 但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公益商品對消費者來說就是做公益,而沒有把焦點放在商品的品質上,一旦熱情沒了,也就不會繼續消費了。  

事實上,很多時候人們對於選擇一項商品、服務,仰賴的往往不是東西真正的品質,而是主觀上認定的品質,所以才會有所謂的網紅商品。即使那些東西不怎麼樣,但因為有網紅加持,你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實在很不錯。若我們不要只看到公益商品的公益性,而是找到其中的優點,那麼才有可能繼續支持這些公益商品。

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該用行動來拒絕悲情牌的運作,只選擇支持比較有建設性、永續的方式來協助需要幫助的人。你可以深入了解這些公益的款項會怎麼被運用,只支持比較積極運用的方案,像是利用款項來開課教授技能,讓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在未來可以靠一技之長來求生存。

另外,你可以在徵詢他們同意的狀況下,用你的力量來幫助他們,像是你可以開一個烹飪教室,食物的原料都是來自某個公益團體,這樣來說,對他們就是有幫助的,而又不是在賣弄悲情的形象。  

總之,若公益團體不願意改變,贊助者就要改變,透過我們的改變來逼迫公益團體做出改變。當然,這一定會有所謂的陣痛期,但若能撐過這陣痛期,相信就會是美好的。畢竟,希望就在雲的後面!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