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都將面對被預測的人生,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透過自己使用手機的資料,可以幫你做健康監控以及疾病預警,你會願意釋出這些資料嗎?或許這個問題不是你願不願意,而是你想不想知道,因為不少業者應該已經偷偷在運算你的資料了...

昨天早上我一如往常的下語音指令聽歌,但是和平常不同的是,Google Home除了說 Playing Lauv on Spotify之外,它又說了By the way, Lauv turned 25 today (Lauv 今天慶祝25歲生日)。我是又驚又喜,很意外語音助理會多提供一些我可能會感興趣的事情,但同時也有點擔心,那我的訊息接收管道是不是會被控制呢? 

剛好昨天有一則新聞:蘋果公司和藥廠合作,利用Apple Watch, iPhone以及一個心肺功能的消費性產品追蹤失智症患者以及正常人的日常作息。初步的成果發現,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消費性產品的使用指標,來區分哪些人有罹患失智症,哪些人又沒有。

這個新聞對做失智症研究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因為這意味著,我們有更多機會可以提早找出哪些人會併發失智症。現在的情況通常是,當事人或是家屬發現有行為異常,才會去做篩檢,而往往都已經是已經發病了。若可以提早預警,那麼對當事人以及家屬都會是很棒的事情。

你想要自己的人生被預測嗎? 

雖然很多人會透過星座、塔羅牌、各式各樣算命的方式,嘗試偷窺自己的未來。但是,想要知道自己的未來,跟自己的未來是可以被別人預測的,其實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後者更意味著,有心人士可以改變你的未來,只要他們願意那麼做的話。你也不要覺得這樣的未來離我們太遠,想一想在社交網站上的文章推薦,還有各式各樣的廣告推送,早就已經在這麼做了。

相較於網頁、app的點擊紀錄或是攝影機的眼球追蹤,穿戴裝置的數據或許不大能反映一個人的喜好,但是有潛力更能夠預測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如同蘋果公司的新研究結果所揭露的。如果善用這些數據,不只是失智症,甚至身體的各式各樣的病症,都有可能從某些指標上找到線索,也就是說你的健康狀態及妝無所遁形。 

往好的方面想,你的手機可以提醒你該去做哪些檢查,確認自己是不是有某些疾病。往壞的方面想,一些不肖業者也可以故意用一些方式讓你身體變差,然後再賣商品給你。舉例來說,假設有人發現常左右搖晃動手機的人,日後比較有機會有憂鬱症的狀況,那麼業者就可以推出一款遊戲,會讓人必須常常左右搖晃手機,有可能就會讓你比較容易憂鬱。當然這樣的關係不一定是雙向的,就是說有A就會有B,所以有B也會有A,但我們也不能完全排除這樣的可能性。 

對於業者搜集我們手機使用紀錄,我們已經幾乎沒退路了,但是對於使用手機、穿戴裝置收集我們的生理指標,可能還有退路。那麼你會怎麼選擇?你會希望手機可以記錄你的生理資料,並且幫你做健康的監控嗎?

不想被預測可以嗎?

如同有些人不想算命一樣,不想被預測當然也是可以的;同樣的,不被預測也是有優點與缺點的。不過以現階段的法律規範,以及業者遵守規範的狀況,如果你不想被預測,唯一的作法就是完全不要使用會連上網路的產品。雖然一些業者會聲稱,所有的使用數據都留在你的手機內,但我個人是相當存疑的…   

我不確定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完全不使用會連上網路的產品,但或許我們可以少一點被害的妄想,多一點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真的沒有必要抗拒這樣的潮流,而是該思考怎麼把這些數據可以發揮的效益最大化,不論是對個人或是對企業來說都是如此。政府方面也該提早制定相關的規範,明定哪些預測是合法可以被拿來使用的,否則無限濫用也不是大家樂見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