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帶了孩子去參加柯南展,或許是人有點多,或許是孩子不是特別有耐心,個人覺得不是特別盡興,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柯南雞蛋糕(若你會去看展,個人非常推薦這個雞蛋糕,即使沒有看展,只要到展區也可以去購買,若剛好在科學教育館,可以到七樓去找一下)。

柯南的精髓在哪?
柯南卡通、電影最吸引人的,就是抽絲剝繭的過程,總是讓人驚嘆連連。若要舉辦一個柯南展,本質上應該也要有這樣的環節,最合適的方式,大概就是接近密室逃脫的作法,只是不能強制一定要按照特定的步驟,畢竟柯南推理的時候,很少是線性的,也常常會走回頭路,整個打掉重練。
有一些推理桌遊的作法或許拿來做參考,像是可以設定有地點、人物、兇器三種屬性,由玩家輪流猜測兇殺案的細節,究竟是怎麼樣的。總之,就是要存有多一點的推理,少一點確定的答案。
在柯南展的過程中,坦白說推理真的是偏少的,或許柯南的卡通本來就是一個有高度限制性的設定,精彩的環節是在線索探索的部分,推理的部分大概就是錦上添花罷了。少了線索搜集的樂趣,又沒有懸疑的推理,偵探辦案的樂趣實在是太低了,這也就是我看展的一個感受。
核心元素不可缺!
我心目中的柯南展
最精彩的作法應該是像國外偵探餐會一樣,大家以為是在吃飯。實際上卻是參與一場兇殺案,並且要一起找出兇手是誰。不過這樣的展覽難度太高,若參與的人數太多,也會很難投入案情,體驗恐怕也不會好。
若有可能,應該是讓一組人有個半小時或一個小時在一個小房間,透過互動式的螢幕,以及一些實體的線索比對,讓整個過程更有主動性,也更像偵探辦案的過程。這次的柯南展,其實有一些線索比對的環節,設定很蠻多組同樣的設備,讓很多人可以同時體驗,是值得嘉許的。缺憾就是,展覽不停得要明示或暗示兇手是誰,少了很多的樂趣。如果已經是用互動式的,那其實可以設定不同的腳本,讓每一個腳本的兇手都不大一樣,那麼就不用擔心有人爆雷了。
最好是用虛擬實境的作法,每個人可以自由選擇要偵訊哪一位可疑的嫌疑犯,並且自己設定想要問的問題。完全開放性的提問,在現階段的互動體驗上或許有困難,但至少可以多一些選項,而不是限制人們只能問一個特定的問題,例如下午兩點的時候,你出現在什麼地方。 如果虛擬實境太麻煩,至少該使用擴充實境的做法,讓大家在幾個重要的案發現場,可以有更真實的體驗感受,再加上一些互動,自己找線索。
撇開偵探辦案之外,因為柯南也有很多新穎的設備,其實也可以設定一些主題,讓孩子們可以自己打造一些他們心目中的柯南設備。也可以介紹一些跟辦案過程相關的科學原理,讓孩子實際去體驗,而不是單向的獲得這個訊息。
除了打造設備之外,也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柯南為主題的手作,像是自己設計一本柯南辦案筆記本之類的,或是有柯南主題的人物,讓孩子可以做拼貼畫留念,也都是提升參與感的做法。 如果劇情中有出現的料理,也可以安排烹飪的活動,讓孩子們自己做出同樣的餐點,其實也是很棒的作法呢!
沉浸式體驗是重要的,不一定要有多了不起的科技涉入,但是要讓人身歷其境,並且盡可能延續體驗
講了很多,不過柯南展畢竟是授權舉辦的展覽,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要做,日本那邊就會授權執行的,唉… 其實我更應該舉辦的是米飛展吧!說到這一點,就不得不佩服日本人,他們利用Dick Bruna已經舉辦了各式各樣米飛相關的展覽,像是植物展、哺乳動物展等等,還不全然是以米飛為主題的。碎念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