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因為長大的環境,還是因為性格的關係,別人會覺得我是一個很敢的人,不太會理會社會的規範。有一次我忘記給學生什麼建議,就發生了以下的對話
「老師你這麼洋派,這個建議行不通啦~」
「為什麼不行,你給我個理由。」
「就是不行,我沒辦法這樣做,你不懂啦」
或許是一種單純也好,或是一種傲慢也好,我可能常不小心踩了別人的線,或是讓別人有錯誤想像的事情,真是有點尷尬。一陣子前,有學生要去應證工作,因為我認識總經理,我就請學生託付一個東西給總經理。我心裡只是單純的想著,反正他人都要去了,當面給人家東西,感覺比較有心。後來這位學生進入面試的第二階段,我跟太太說這事情,她就說:「你都請人家送書了,意思很明顯了,當然會進入第二階段。」我才驚覺,這… 我沒有這樣想過…
大家也別覺得只有華人有潛規則,外國人也是有的。我記得剛到英國念博士的時候,系上安排演講的老師跟大家說,如果有理想的人選,可以告訴他。我當時也沒想太多,就推薦了一位我想邀請的英國老師。結果當那位老師真的要來的時候,我接到我指導老師的信,他說你下次要邀請人,記得要先告訴我們。我這時才驚覺,原來要做這件事情,要先跟指導老師打聲招呼。
潛規則為什麼存在?
簡單來說,就是有一些事情講出來很不體面,所以大家就不明講,可是暗地裡會去執行,也就是所謂的表面正義。這件事情,某種程度來說,其實是人們權益高漲的後遺症。就像很多國家在招募廣告上都不能有年齡、性別的歧視,可是實際上都還是有所歧視,就連一些我們以為很平權的北歐國家,女性擔任同樣職務的薪資就是比男性低了不少。
有的時候,潛規則只是一些社會習俗的約定俗成,沒有什麼好或不好,而是大家都習慣這樣做,為了讓社會比較和諧。在東方社會,這樣的潛規則特別多,像日本人就有很多的潛規則。像是日本人很多事情都要提早規劃,即使在一兩個星期前調整,都會被認為是不尊重他們。
還有像他們年輕人求職,基本上都不知道自己應徵的是怎麼樣的職位,企業會全盤性的評估這個人是不是適合自己企業。所以,如果你被一間企業拒絕,你很有可能幾乎找不到工作,因為不少企業看重的特質是相近的。這點我也是聽在日本有求職經驗的學生說的,我才驚覺為什麼日劇中有人說被五間企業拒絕,就感到很沮喪,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有些潛規則的存在,是為了因應當時的時代背景,但是時代改變了,很多不合時宜的潛規則,也因為沒有人去挑戰,就被保留下來了。也有一些潛規則是,可以忽略某些不法事件的存在,因為這些事件沒有太大的傷害,而且警察也沒那麼多心力去管,所以就沒人去管。
潛規則有存在的必要性嗎?
我們都有可能因為潛規則受惠,也可能受害,那到底該支持潛規則的存在嗎?在多數人都沒辦法坦白面對彼此的時候,潛規則的存在,是有助於人際溝通以及社會和諧的運作。也因為如此,身為老師的我,總是要提醒學生,社會有很多的潛規則,不要隨便踩到別人的紅線。
說也奇怪,這些年輕孩子,自己心中也很多潛規則,也不是不知道潛規則的運作。但是當遇上成年世界的潛規則時,就會特別的反彈,還覺得這是權力不對等的迫害。這樣說是也好,不是也好,我其實更傾向解讀,這其實不就是個潛規則罷了,只是剛好這個規則對自己特別的不利。
往好的方面想,若一個規定只是潛規則,就表示有一些彈性模糊的空間。一旦潛規則變成了真的規範,那麼這些模糊空間也就消失了。所以,你到底要不要支持呢?我沒有好的答案,但我知道若所有的潛規則都變成了沒彈性的規範,那大家的日子不見得會比較好過的。畢竟,人類的世界太多變數,規範的制定很難全盤考慮,所以就必須要保留某種彈性存在。
所以,在對抗潛規則的同時,也花點力氣去搞清楚當中的潛規則,對你的生存才是最有利的。畢竟潛規則的存在,都是某種社會中互為主體的現實,要對抗這樣的現實,你會遇上很多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