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育兒

跟誰玩比去哪玩、玩什麼更重要

暑假即將到來,雖然多數雙薪家庭的爸爸媽媽並沒有放暑假,但因為孩子放假,不少爸爸媽媽也是會安排全家旅行,帶孩子去放鬆、體驗不同的生活。

就我所知,對多數的孩子來說,去哪裡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他們常常去了一個地方,最愛的兩個景點就是

  1. 飯店
  2. 路邊的小公園

是的,我相信不少爸爸媽媽在偷笑或是心在淌血… 大老遠帶孩子出國旅遊,結果孩子想去的地方,根本到處都有,至少成年人是這樣覺得。

是誰搞錯重點

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你會不開心嗎?我想出錢的、規劃旅行的那個人,難免會有一些不快的情緒。但你回頭想想,到底帶孩子出來旅行的目的是什麼呢?如果有個原因是希望可以和孩子一起度過一些快樂的時光,那麼就該把不開心的情緒收起來了,因為你的目的已經達成了。

如果你不希望每次旅行都要用這樣的方式安慰自己,那你要思考一下,該怎麼扭轉這樣的局面。帶著孩子一起做旅行規劃就是很好的作法,你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有決定權,另一方面也是累積他們對於旅行的期待。孩子一般對於自己規劃的行程是特別感興趣的,像我們去年帶孩子去日本,就安排了一個採水蜜桃的行程,孩子一整天都非常期待。這個行程,也成為他們整趟旅行中最愛的一個行程。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用自己的喜好或是便利性來規劃旅行,那孩子不喜歡或沒興趣也是理所當然的。

除了規劃之外,你也可以花一點時間跟孩子談談,在這次旅行中可以做哪些事情,有哪些是很特別的人事物,甚至是歷史地理故事。你可以帶孩子去課本或是繪本當中有介紹的景點,帶著他們去尋寶,這也會讓他們印象非常深刻的。

心態才是重點

很多時候,爸爸媽媽帶著孩子旅行,但其實大家都沒有調整好心態,爸爸媽媽還是一邊在忙手邊的工作,孩子則是覺得我們只是換個地方住而已。當大家沒有把旅行當作一回事的時候,就算去了再有名名氣的景點,也不如妥善規劃的市區小旅行。

我有一個印象深刻的經驗,有一次答應孩子要去野餐,可是當天天公不作美,完全沒辦法去野餐,孩子們很失望。後來,我們索性把野餐墊撲在客廳的地面,假裝自己在外面野餐,孩子們有很有興致,還會說:「我們現在在戶外,不方便一直洗手,所以可以直接用髒髒的手拿零食來吃。」雖然有點無言,不過覺得孩子沉浸在那樣的旅遊氛圍,其實也挺好的。

所以出遊前,要跟孩子約法三章,講清楚出去玩的時候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在制定規則前,可以邀請孩子一起討論,也可以讓孩子設一些規定給爸爸媽媽,彼此約束,相信成效會更棒的。

跟誰玩是最重要的

前面講的原因都很重要,但我覺得孩子能不能玩得盡興,對象才是最關鍵的。前幾天,剛好有一晚是跟另一個家庭出遊,幾個孩子膩在一起,就非常開心。老大還說,多一個人一起玩,差很多。

有了新的玩伴,孩子可能會更願意嘗試不同的事物,因為別的孩子告訴他們這件事情很好玩,或是看到別的孩子在玩,他們就會比較有意願參與。這一點可能也是演化造成的,人們會比較願意相信跟自己差不多特性的人,所以他們寧願聽同齡孩子說的,也不願意相信爸爸媽媽說的。

多了一些人,孩子也可以玩不同的遊戲,像是多人對戰的桌遊,或是一些他們在學校才能跟同學玩的團體遊戲。昨天下午,老大就和一群不認識的孩子,一起在游泳池玩鬼抓人,也是非常盡興。

雖然孩子們看起來跟誰都能一起玩,其實不然,特別是當需要長時間一起玩的時候,適配性就很重要了。你要幫孩子慎選玩伴,這樣才不會玩得不開心。一般來說,你朋友的孩子應該都可以是孩子的好玩伴,因為你和朋友勢必是因為性格、興趣才會成為朋友的,你們又會影響孩子的性格與偏好。

我們的經驗是很不錯的,目前還沒有遇到什麼不好的狀況。但是,如果是帶孩子參加旅行團,那就要稍微多留意一下,其他孩子是不是和自己孩子可以配合的,或是他們會不會做有一些你不喜歡孩子做的事情。像是我不太喜歡孩子盯著手機玩遊戲,但一群孩子出去玩,難免就會有一兩個拿手機玩遊戲的孩子,而且通常這些孩子旁邊會佔滿了人…

面對這樣的狀況,你不適合公開責備別的孩子,比較適合的作法是用一個理由把孩子找過來,跟他分享你的想法,提供孩子參考。你不一定要強硬禁止,因為他會說,為什麼那個人就可以,我就不行;你可以提供不同的方案讓孩子去選擇,引導他們自己做出決定,並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結語

孩子多的時候,雖然很吵,但他們可以盡興的玩,爸媽就可以盡興吃吃喝喝聊是非了,哈哈!

祝大家暑假都能有幾趟印象深刻的旅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