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個機會可以展現自己,但是這個機會並不是特別好的哪一種,你會怎麼選擇?
- 秉持著有機會就要掌握,努力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
- 寧願等待,也不要隨意放低自己的身價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兩個選項各自有優缺點,我認為只要這個機會不會讓你的付出付諸流水,那麼應該都可以放手一搏,畢竟你永遠不知道這個機會能夠為你帶來甚麼。但是,如果你需要為這個機會付出不少成本,那麼你就需要更審慎判斷,到底預期的效益是否可以彌補你所付出的成本。這其中的效益,不單是機會本身所帶來的,也包含了後續的效益,以及人情效益,像是你為了挺一位朋友,而自己掏腰包做甚麼事情。只要損益是可以打平的或是接近可以打平的,我覺得還是值得可以試試看!
勿忘少就是多的原則
雖然我鼓勵大家擁抱機會,我也必須提醒大家,要記得少就是多的原則。有時候太積極的去做事情,不一定會有好的效果,反而會讓別人覺得你太渴望想要得到甚麼,會有不好的觀感。
畢竟每個人的時間資源是有限的,你也真的沒有必要把自己榨乾,只要有機會就完全不放過。慎選機會,並且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遠比在很多場合有普普的表現更有意義。更何況在這個年代,好的表現有可能被網路無限擴散,效益會遠遠出乎你的想像。所以,讓每一個出場的機會都有好的表現,絕對比起在很多地方出場更重要。
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要寧缺勿濫嗎?
一旦議題涉及到其他人,那麼難度就更高了,而且也要看是怎麼樣的人際互動,都會有所不同的。拿親密伴侶來說,寧缺勿濫是每個人都該秉持的原則,只是很多人會不甘寂寞,寧願有個自己不愛的人陪伴,也不願意自己孤單一個人。
至於朋友,那就比較難去評估了,當然有些人會說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但問題是也要看多這一個朋友,自己需要付出多少的代價。如果為了少一個敵人,需要付出很多的代價,那還不如不要那麼做。
上述兩種關係,都比較是個人可以主動決定的,但人在群居社會中,畢竟會有一些是不得不與人互動的情境,像是你進到一間公司,會有很多同事,有一些是必須一起合作的;或是在學校,會有很多場合需要跟別人一起分組完成任務。這種場合就不一定是寧缺勿濫了,雖然很多人有豬隊友,會覺得寧缺勿濫其實更棒。
原因很簡單,因為原本制度制定是要一群人一起合作的,你選擇不要和別人合作,首先會讓自己很累,再來就是可能成果會有所侷限。更重要的是,很多時候,合作的成果都不是你最重要的收穫,真正讓你受益的會是和其他人互動的過程,以及結識了一個可以互相理解的靈魂。
在校園中,我常會遇到學生抱怨自己有豬隊友,不少人也會因此討厭分組的作業,他們多希望作業都是自己完成的就好了,因為有時候即使是團體作業也就是一兩個人在做而已。我無法排除豬隊友氾濫的可能性,但我認為即便遇上一些豬隊友,你也是會有一些收穫的,像是知道自己不適合跟怎麼樣的人合作,以及可能因為豬隊友的挑剔修正自己的方案,讓更多人可以滿意等等的。
Bottom Line在哪?
我自己很清楚,如果是對個人有影響的事情,我會在能力所及的情況下努力,盡可能展現,即便覺得有可能會爛,但只要不是太賠本,還是會去做。但是如果不是直接影響我的事情,我絕對是掌握寧缺勿濫的原則,因為時間精力是很寶貴的資源,沒有必要委屈自己。
雖然自己也知道,有些事情的美好是在委屈之後才會看到的,但人生有那麼多可以追尋的,何必太委屈自己呢?把時間留下來,好好充實自己,讓自己有更多的能量,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