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霸凌事件頻傳,特別是在校園中的霸凌事件,所以整理了一些國外的資料跟大家分享。國內的部分,大家應該很容易可以找到,就不另外分享了。
該怎麼預防霸凌
目前世界上最知名的霸凌預防機構就是 Olweus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 。創辦人Dan Olweus教授認為要終結霸凌有幾個重要的作法:
- 成年人提供溫暖、正向的環境
- 對於不可接受的行為有嚴格的標準
- 面對有人破壞規則時,避免使用懲罰性、體罰的方式來面對
- 有成年人當好的榜樣
國際衛生組織的網站上關於霸凌預防的建議,也認為環境是重要的因素,整個社會必須要彼此尊重,且對於彼此的不同是有高度敏感度的。他們也不建議用懲罰的方式來處理霸凌者,而是要霸凌者對於他們傷害別人這件事情是有感的。
美國心理學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針對不同對象,給出幾個建議:
針對老師及學校
- 要有足夠的知識,以及好的觀察力,察覺有霸凌行為時要及時制止。要清楚讓學生知道,通報霸凌並不是打小報告。千萬不要把霸凌者與被霸凌者找在一起面談,這對雙方都不好
- 要讓學生、家者一起參與討論
- 樹立明確的規範,讓學生知道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針對父母
- 觀察孩子是否有可能被霸凌的跡象,像是孩子不想去上學、食慾不好或是有東西被損壞。如果發現孩子被霸凌了,要鼓勵他們跟你說清楚究竟怎麼了,不是叫他們自己承受或是引導他們反擊
- 告訴孩子該怎麼面對被霸凌的狀況,並且在家裡演練。
- 如果你發現孩子可能有霸凌傾向,要提早告訴他們這樣的行為會傷害別人,而且有嚴重的後果。
- 當個好榜樣,你的暴力、衝動行為,都是孩子可能去霸凌別人的原因。
- 如果孩子看起來自信心不足,很有可能會透過霸凌別人來提昇自信、自尊心。所以,如果你發現孩子比較缺乏自信、自尊心低落,請想辦法協助他們
學生
- 一定要通報霸凌行為
- 不要以暴制暴
- 避免獨處,因為霸凌通常是在獨處的時候發生
我的作法
霸凌和孩子間的衝突不大一樣,很多時候都是起自於想要因為別人的特殊性,而想要欺負這樣的人。所以我們最根本的作法是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些不一樣,我們不能因為別人跟自己不一樣,就想要去嘲笑甚至欺負他們。身教是最重要的,我們都會利用一些機會跟孩子說明,這些人跟我們不一樣,是因為他們有特別的需要,我們要尊重他們,而不是藉機欺負他們。
我家的兩個孩子性格不大一樣,所以我們的作法也不太一樣。哥哥比較單純又有點粗神經,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但是又不善於反擊,比較容易成為被霸凌的對象。面對哥哥這樣的狀況,我們常常提醒他要懂的保護自己,如果有什麼事情,一定要先告訴大人,不能自己私下解決。弟弟則是比較有主動性,我們則要提醒他不可以欺負人,就算是開玩笑,也要有所拿捏。
老二的幼兒園曾經有一個事件,有個孩子可能比較容易用肢體和別的孩子互動,有些孩子回家跟大人說了,讓一些爸爸媽媽很激動,然後這事情就在line群組鬧起來了。過程中,其實是有點不舒服的,被攻擊以及攻擊的爸爸媽媽,都無形中用言語讓對方有不好的感受,而這也是某種形式的霸凌。還好,之後事情算是有好的發展,在家長們願意溝通,以及老師的引導下,類似攻擊行為比較少了。
這個事件讓我看到父母、老師的態度真的非常重要,如果我們不能理性看待孩子的行為,而一昧的朝不好的方向去發展,那麼事情只會有更糟糕的結果。很遺憾,並不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有這麼高的氣度,對於議題的掌握也都那麼合宜,像是性平到底該怎麼教、傳達怎麼樣的觀念給孩子都搞不定了,那我們怎麼避免跟性平有關係的霸凌呢?
更宏觀去看,我們整個社會的氛圍,充滿了霸凌的言論與行為。像是說什麼後宮干政,或是都用很極端的作法去苛責自己不認同的行為。試問,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到底會學到什麼?
我們或許沒辦法改變社會,但請讓你的孩子成為一個懂的尊重別人的人:
- 尊重別人與自己的不同
- 尊重別人可能做出不對的行為
- 尊重別人可能不想要改變
同時,你也要告訴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要根據狀況盼對自己該怎麼做,而不是要時時當個正義使者。我知道這樣的建議很沒正義感,但環境中不講理的人太多了,沒有必要再他們身上展現自己的正義感,因為他們是不會明白的。
最後,送上電影「奇蹟男孩」中很棒的一句話:when you have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and being kind, choose kind(在正義與仁慈間請選擇仁慈),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