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育兒 成為更好的自己

財富不該主宰學習的權利

現在教育制度就是對窮人不公平的,我們該努力的不是改變考試制度,而是要改變我們看待這個狀況的態度。不過當政策制定者都沒有這樣問題意識的時候,怎麼可能知道該怎麼制定對的政策呢?

每年到了大學入學的時候,就會有一些聲音在討論貧富差距對孩子入學的影響,但是討論歸討論,似乎都還是沒有辦法有好的解決方法。今年應該是我參與大學申請入學的一年,從一開始帶著學生去準備書面申請資料,到參與了三場的模擬面試。我知道有些人不太認同這些做法,覺得這樣是在作弊,也會對其他考生造成不公平的狀況。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如果學校沒有幫忙組織這樣的活動,有資源的家庭,還是會幫孩子組織這樣的活動,那不是更不公平嗎?

今年第一次去母校和學弟妹互動,老實說我覺得自己對另一所高中的學弟妹更有幫助。因為,他們比學弟妹更純樸一點,有可能是整體的家庭狀況有些不同,有不少孩子可能很少有機會讓人告訴他們,你們有些部分很棒,繼續加油、努力!

在一些養分比較優渥的地方,學業成就的追求早已經是內定的,不需要被強調的。而在這些地方,孩子會被鼓勵可以多嘗試,多做一些別的事情,來幫自己加分。但是在一些養分比較不足的地方,學業成就的追求都非常吃力了,怎麼還有剩餘的能量來照料孩子其他方面的專長呢?這裡指的「地方」可能是家庭,也可能是學校,或是任何學習的場域。

幾年前,美國科學人雜誌的子期刊Mind提到了,因為有了線上學習,教育資源不均的狀況有了改善。幾年過去了,確實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學習平台,只是有點遺憾,教育資源不均的狀況還是存在。即便資源是免費的,孩子也要有人引導他們去用,他們也需要有好的軟硬體設備來使用這些資源。更別說,現在很多線上學習是需要付費的,畢竟製作素材也是需要成本的,只是這個成本是由誰來吸收罷了。

回首即將滿十年的大學教書生涯,我對於自己是在輔仁大學感到很感恩,主要的原因倒不是學校本身,而是輔仁大學的位置,讓我遇上了這些和我不太一樣的學生們。不少學生會調侃我說:「老師,你是人生勝利組,你不懂啦!」本來我是有點不服氣的,老子少說也是有點同理心的,你在哪裡說什麼我不懂你們。但在聽了一些學生的心事之後,我必須承認有些事情我真的不懂,我沒有辦法想像。

一個月前,有位很久不見的學生來找我,一進門我都還叫不出名字,他一開口就說:「老師我要捐錢,我想要幫助學弟妹。」因為他當年家裡出了一點狀況,所以他不得不離開學校去賺錢,他不希望有學弟妹也被剝奪學習的權利。因為家庭因素必須中斷學習的例子在我的學校不算少,更別說用助學貸款在唸書的學生,更是比比皆是。如果沒有真的處在這樣的環境,我真的很難想像,為什麼有家庭負擔不起一些看起來很基本的費用。

身為一個老師,我對待學生並不會因為他的家庭背景而有所差異,因為你們都是我的學生。所以,能夠幫學生的,只要能力所及,基本上我不會吝嗇。也感謝一些學生會用行動來讓我知道,我這樣做是會有回報的。但還是很無奈,因為能夠做的真的有限,也不知道是不是能夠把資源給到最需要的學生身上。

現在看起來學習資源很多,像是有很多跨領域學習以及多元學習的機會,但這當中有多少的資源傾斜,恐怕也是局外人很難想像的。而且如同我前面說的,當你的養分不夠的時候,你只能先做到最基本的,其他的哪有機會去想別的,面對這些資源,有些學生大概連想都不敢想。現實的狀況就是最好的證明,像是不少畢業生有家庭的支持,可以任性找自己的人生方向,但有一些學生就必須趕鴨子上架,趕緊去賺錢,不然學貸就還不出來了。

當然,即使每個人如果都能擁有自己需要的資源,也不代表每個人都會有一樣的成就。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各自有專長,本來就該有不同的發展。而且社會上本來就需要不同的角色,我們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總經理,我們需要有一些特助,一些總機小姐,否則這個社會的運作也不能高效運作的。

教育的本質,就該是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並且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我們該有多元的學習刺激,並且用客製化的方式來評量孩子的表現,讓每個人都能夠處在一個最舒服的狀態。或許舒服的狀態會帶來不同的生活品質,但這的狀態是社會結構造成的困境,本來不該是如此的。

最後,我想這篇文章應該是獻給學生們的,特別是處境不好的學生。請你不要放棄,勇敢去找到自己的位置,社會可能對你不太公平,但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加油!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