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育兒

該怎麼建構孩子的情緒經驗

情緒建構論對一些朋友可能是很陌生的,但是值得你花點時間去想想這件事情,你會發現用這樣的思路去看待情緒,會是非常不一樣的

週日晚上我的老師Lisa Feldman Barrett因應How emotions are made這本書在中國出版,舉辦了一場新書發佈會,很榮幸可以參與其中。因為已經認識她的理論有十多年了,我對於這顛覆傳統情緒理論的論述,並不是太意外。不過,倒是在提問階段,提到一些跟孩子情緒發展有關係的議題,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嬰兒的情緒是怎麼來的?

傳統的情緒理論會認為,嬰兒本能性的知道要用微笑來傳達自己的快樂,哭泣來傳達自己的難過與憤怒。但真的是如此嗎?其實沒有人能說得準,因為我們沒有辦法確認嬰兒本身的狀態。就像嬰兒剛出生的時候,醫護人員都會靠著孩子是否有放聲嚎啕大哭,來確認孩子是否有異狀。在那個當下,嬰兒的哭泣,恐怕只是為了要能夠呼吸,而不是真的因為難過。當然,有一些浪漫的想法,會認為孩子脫離媽媽子宮的舒適圈,因為感到悲傷,而開始哭泣。

因為孩子打在出生的那一刻就一直在學習,所以我們著實很難說明孩子的情緒到底是後天學習的,還是先天賦與的。就有如語言到底是先天就會的,還是後天習得代表,都是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但,我會大膽假設,情緒跟很多心智能力一樣,都有部分先天的元素,但還是需要仰賴很多後天的經驗,才能夠完善。

就拿「尷尬」這個情緒為例子,如果孩子還不懂尷尬意涵的時候,他到底有沒有這種情緒?如果情緒是先天賦與的,那麼孩子應該是能夠有這樣的主觀感受,只是受限於語言表達能力,還沒辦法理解那樣的感受是尷尬。如果情緒感受是後天學習的,那麼孩子就是學習把某個心理狀態標記為尷尬;學習的經驗,會強烈影響孩子對於尷尬的認定。

情緒建構論之於孩子的情緒發展

首先,我必須說情緒建構論有一定的限制,就是每個人天生就是會有一些不同的,已經有不少的基因型,被認為和一個人是否會被診斷為憂鬱症有關聯性。所以,就算情緒是完全建構的,也不代表同樣的學習經驗,會讓每個人的情緒運作都是相同的。

那麼,情緒到底是怎麼建構的呢?從個人的層面來思考,一個人必須要能夠統整當下各種不同的訊息來源,並且練習把這些整理為一個概念,我在這邊用概念,是因為如果一個人還沒有把某個概念定義為情緒之前,它其實就是一個概念,你也可以說情緒本身就是一個概念。這樣產生概念的過程,經過了很多的經驗累積,會讓一個人越來越清楚,自己在察覺哪些訊息的時候,就會產生什麼樣的體驗。

在Lisa那天的分享中,她提到了大腦的代謝,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能量的多寡,會影響了一個人概念形成的過程。這個聽起來很像利用arousal (激活程度)和valence(價位)來定義情緒的產生,特別是arousal和能量就是緊密相關的。很可惜那天沒有機會釐清,到底這個所謂的大腦代謝,究竟包含哪些要素。  

但是,人都不是獨居的,我們的任何行為都不能只曾個人的層次來思考。對孩子來說,他們的概念形成,除了會跟自己的內部變化有關係之外,也會受到外在反饋的影響。也正因為如此,爸爸媽媽扮演的角色就格外重要了,因為你對於孩子特定行為的反饋,都會型塑他概念化的過程。如果孩子每次哭,你都是用憤怒的方式來和他互動,那麼對他來說,哭本身可能就富含著想要攻擊這個人的概念,就不是單純的是因為自己感到委屈了。

除了爸爸媽媽的反饋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概念形成之外,你如何引導孩子去注意自己的內部變化,也會影響孩子情緒概念的顆粒度。所以,身為父母的我們,真的要為孩子的情緒運作擔起很重要的角色。

那麼父母該怎麼做呢?

我喜歡Lisa的舉例,她說父母應該要像一個導遊,告訴孩子哪些是該注意的景點,哪些是不用理會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成為變調的導遊,要不就是自顧自地往前衝,讓孩子死命的追在後面,也沒有理會他們是否有跟上。要不就是,我們會認為孩子每個景點都要看,結果每個景點是都拍照打卡了,但最後也是一場空,對於這些景點也完全沒有印象。

外在的刺激很多,也可能會對我們造成影響,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有兩個

  • 引導孩子去注意那些重要的刺激
  • 引導孩子去注意重要刺激對他們身體的影響

在這個過程中,你若能夠越特定,對孩子的情緒發展是越好的。因為,孩子概念的形成就會更有效率,而且顆粒度會是越細的。

如果你自己也搞不清楚情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那麼我一定要推薦你好好讀一下我老師寫的書「情緒」。當你越了解情緒,你就越有能力可以引導孩子去認識自己的情緒,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

讓孩子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會是你能夠送給他最棒的禮物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