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進錄音室錄新的音頻節目,因為先前都是自己用個人電腦錄製,再交由同事後製,所以沒有體驗到錄音師的神力。那天有次NG的片段,錄音師都能馬上退回,請我從哪個地方開始接著錄。這還不算稀奇,最希其實的是,有一個部分是我們整個段落都錄完之後,覺得應該要再補上一個東西,我心想應該要找一陣子吧… 想不到錄音師幾乎是一次到位,找到我要補上內容的段落。這或許對錄音師來說是家常便飯,但在我心目中絕對不是如此。
昨天,去了老年精神醫學學會做分享,我談的主題是提升老年幸福感的創新科技,因為有了過去的經驗,我一開始就說,老年人和科技的距離,就像各位覺得一位心理系的教授和科技產品開發那樣的遠… 但是,只要有心,其實一點都不遠!我自己本身就喜歡接觸新的東西,再加上五年多的檢索經驗,讓我走在很前端,知道全世界上有哪些老年人的新科技正在發生。
昨天演講結束,有一位醫師問我,你怎麼找到這些東西的,我就說用google search,他感到有點不可思議,繼續問,那你用甚麼關鍵詞?說真的,我沒有用甚麼了不起的關鍵字,只是每天找,找了接近五年的時間,你知道就會知道除了新聞之外,該去哪些網站找資訊。雖然我自己沒有真的踏進相關產業,但對於這些新科技的掌握,我是有十足自信的。
把這兩件事情連在一起,讓我深刻覺得每個人都不該看輕自己的專業,因為這些事情可能是別人花了很多倍的時間,也沒有辦法成就的。不過,你也不要因為自己會一件別人不會的事情就沾沾自喜,因為如果你不是特別精通,且這件事情的門檻不高,那麼你的可被取代性還是非常高的。
思考怎麼結合其他專業的優勢
若你很幸運掌握了一項專業,那麼你接下來要做兩件事情
- 持續精進,讓自己的專業性持續是不可輕易被取代的
- 想辦法在其他專業領域看到自己專業的可用之處
這兩件事情都相當重要,簡單來說都是要避免讓你成為井底之蛙。很多專業人士,因為沒有持續精進,又很封閉,就很容易陷入發展的瓶頸。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真的是很正確的!
結合其他專業的優勢,是你一定要去做的事情,否則你的發展就會被侷限了。特別在現在這個年代,人人都有可能透過自學的方式成為某個領域的初學者,甚至專業人士。如果你只死守自己的單一專長,那麼是非常非常危險的。
但是,也不是說你就該盲目跟瘋,看熱點在哪裡,自己就往哪邊走。你必須要考慮幾件事情:
- 你自己原本的專業和這個專業之間的關聯性:如果沒辦法有太好的加分,那麼真的沒有必要勉強自己
- 你要花費多少時間精力來獲得新專業的能力:時間成本是很重要的,這也和這個能力是否持續有價值有關係,這都不是隨便就可以決定的
就像對我來說,我知道寫程式很重要,自己也有一些基本的程式能力。但是,如果是要從頭開發一個app,那麼我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而且過程中還需要很多別的專業參與,最後獲利的可能又不是很高。那麼,就不應該孤注一擲去寫學開發app的程式,否則就是事倍功半,甚至也有可能因為過不了門檻而前功盡棄。
珍惜每一個跨域的機會
人們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有機會可以挑戰做一些和自己本身專業相關,但是又有一點跨領域的事情,你真的不要錯過。畢竟,就算做不好,你也情有可原,因為自己可能就還不夠好。多累積一些經驗,你一定會進步的。
回首三年前投入育兒領域,對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不過畢竟還是有一部分是自己原本專業可以派得上用場的,所以還算能從容面對。現在的我,還蠻期盼有跟產品開發多一點互動的可能,畢竟在小孩、老人這兩塊領域,自己都累積了很多的知識,沒有發揮真是很可惜。
不過,緣分是很奇妙的事情,有的時候,不是你沒有機會,而是你還沒有準備好,所以沒看到那些機會。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往前看,才有機會讓自己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