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出版業不景氣,不過教人怎麼賺錢、成功、減重的書籍,還是相當受歡迎的,尤其是一些甚麼跟xxx一起怎麼樣的書籍,只要xxx夠有名氣,就是賣座保證。看這類的書,沒有甚麼不好,因為畢竟可以看看別人是怎麼成就一些令人羨慕的事蹟;但是,如果你幻想著,自己看了這本書就可以成功,那麼就令人有點擔心了。
我不否認模仿是我們的天性,但是如果只是會模仿,沒有做出任何改變,那麼你終究會被淘汰的。因為資源就是那麼有限,如果每個人都多拿了一些,沒有人少拿了,那麼資源就是比較早被耗盡。不過,很幸運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模仿的很成功,所以資源還不會那麼快被耗盡。
為什麼不能走自己的路?
雖然模仿是有風險的事情,但相較於走自己的路,風險還是比較低的。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人會選擇要模仿別人的成功,而不是選擇自己去闖一闖。
在華人社會中,若你想要走自己的路,那你所面對的挑戰是更嚴峻的,因為我們的文化中,基本上不太鼓勵這樣的事情。當所有人都做同樣的事情,一方面社會比較和諧,另一方面是方便比較,這兩件事情都蠻符合華人社會的風格。
可是,從演化的角度來看,缺乏變異性的文化,終將會滅亡的。因為外在的環境變幻莫測,若沒有人做一些不同的事情,那麼當環境有了變動的時候,整個族群就很容易因為缺乏應變能力,而面臨滅絕。
有個網路上流傳的故事,相當值得我們想想
第一個猶太人到了小鎮開了加油站,生意很好。第二個猶太人來了,發現加油站生意很好,覺得加油的客人也會需要吃飯,所以開了一個餐館。第三個猶太人,覺得吃飯的客人,也需要住宿,就開了旅館。就這樣,小鎮甚麼都有了。
但是若是一個中國人到了這小鎮開了加油站,生意很好。第二個中國人到了,還是會開加油站。第三個也是,最後因為加油站太多了,大家只好削價競爭,最後全部都倒閉了。
這樣的故事或許有點誇張,但是很像真的是如此。在很多有名的店家附近,總是開了好幾間山寨的店,生意也不是太差。或是,當甚麼東西很夯的時候,每間店家都在販售…
當然,一個巴掌是打不醒的,消費者和店家都有嚴重的從眾傾向,才會導致這樣的局面。
走自己的路,就一定對嗎?
雖然我不喜歡盲目模仿別人,但我也不能否認,別人的成功一定有可取之處,也應該要被學習。如果大家都發展自己的專長、不理會別人的成功,那麼很多行業可能都會倒大楣,社會也可能會動盪不安,恐怕也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要模仿,還是要做自己,真是一個很難的課題。
我想,兩者都各自有優缺點,如果你是在有選擇權的狀態下,根據自己的意願做出選擇,那麼就是對的事情。有些人就是喜歡平平穩穩地過日子,所以他希望找到一個可以模仿的對象,雖然不會大紅大紫,但可以生活無虞,也是一種幸福。有些人就是喜歡特立獨行,不喜歡被規範,那麼你就要認清,你的成就可能只能滿足自己,而無法被其他人認可的。
我們對於這兩種選擇,都該有同樣的尊重! 因為,社會上需要這兩種類型的人同時存在,才能夠維持一個有趣的平衡。
如果你選擇要模仿別人的成功,我要提醒你,不能只模仿一部分,就期望自己也能有全面性的成功。另外,如果你可以針對自己的特性做一些調整,那麼可能會比起完全的模仿,能夠帶來更豐碩的成果。
如果你選擇要做自己,那也也要請你認清,自己不是為了要跟別人不同而不同,而是真正因為自己就是和別人不一樣。唯有如此,你才會有足夠的勇氣,可以面對別人的閒言閒語。另外,若有可能,幫自己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夥伴,可以彼此加油打氣。
只有終於自我,你才會成功
模仿或是特立獨行,或許都是生活壓力的產物,都只能讓你勉強活下來。如果你不能照著自己的步調,優雅的過生活,那麼你真的活著而以,而不是生活著。
試試看,幫自己創造一個無壓力的時間、空間,讓你可以想透徹,自己想要的到底是甚麼,再努力往那個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