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育兒

孩子老是忘東忘西,怎麼辦?

孩子老是忘了帶東西去學校嗎?成因其實有好幾個,罵完孩子之後,記得要找出原因來幫助孩子 :p

星期二的時候,老二蠻早起床的,帶著開心愉快的心情上學,結果到了學校,才發現怎麼書包沒帶到。那天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碎碎念,老二還有點不難煩的說:「我已經聽到了,你不用一直說。」我心裡想,你這個傢伙,平常也是同樣的事情一直確認跟我反覆確認,現在居然嫌我囉嗦,真是可惡!

結果好景不常,星期四早上快到幼兒園的時候,老二突然說:「爸比,背包」我當時沒有立刻反應過來,後來才驚覺:不會吧,又來一次…到了學校,只好尷尬的跟老師說,不好意思今天又忘了帶書包。

書包乖乖躺在靠近門口的椅子上…

雖然我有點責難孩子,為什麼你又忘了帶書包,但是我覺得這實在有點為難孩子。因為:

  • 從這個學期開始,我才要求他要自己背書包,之前都是我會幫他拿的,所以他還沒有習慣要做這件事情。
  • 早上出門的時候,通常非常趕,孩子有時候才剛起床睡眼惺忪,能自己走下樓就了不起了,怎麼可能還記得要帶東西。

該怎麼協助孩子?

忘東忘西有幾種不同的成因,也跟忘記的東西是甚麼有很密切的關係。如果孩子忘的事情是你剛剛交代他要做的事情,那麼有可能是因為你交代的事情太多了,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不夠專心,根本沒有把你交代的事情記下來。

如果孩子是因為交代的事情太多,所以記不好,你要這樣做

我們千萬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評估孩子的記憶能力,他們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能夠記下的事情會比成年人少很多 (雖然現在成年人也不太記事情…)

  • 你可以先從一次交代孩子一件事情開始,如果確認孩子可以正確記下,再逐步增加。
  • 你也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些記憶策略,讓孩子可以用他既有的知識架構來記下來你要他記得的事情。像是,你若要交代孩子去拿一個紅色白色條紋的水壺,你可以跟他說要去拿那個跟寶可夢球一樣顏色的水壺,那麼喜歡寶可夢的孩子,就比較不會忘記了。 

如果孩子是分心 ,所以記不好 ,你要這樣做

我們做爸爸媽媽的很討厭,很喜歡在孩子看卡通、玩玩具的時候交代他們事情,他們當然不會專心聽。

  • 所以為了避免孩子分心,你一定要確定跟孩子是四目相交的時候交代他們事情。另外,你還要請孩子覆誦一次你交代他的事情是甚麼。
  • 不要提早交代孩子事情,否則他們很容易會忘記。像是你就不應該再早上起床的時候跟他說,下午去上作文課的時候,要記得帶小卡片給老師,他會忘記的機率是非常高的。

如果孩子忘記的事情,是比較例行性的事情

面對這樣的狀況,多數的原因其實就是習慣還沒有養成。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快點養成習慣。 其實,對於任何事情,若能讓孩子養成照一個固定的步驟去做,對他們都是有幫助的。在學校,很多老師都會利用口訣加上動作,來協助孩子記下一些動作,就是希望孩子對這些事情的記憶可以變成隱示的,也就不會那麼容易遺忘了。

再多科普一下,人的記憶是很意思的系統,分成顯示和隱示兩種,我通常會用到底這個記憶是不是很容易主觀可以陳述來做區分,像是倒車入庫方向盤要怎麼轉,對於剛學開車的人來說,就是仰賴顯示記憶,但是對已經開車很多年的人來說,就是仰賴隱示的記憶。

面對例行性的事情,在還沒有形成習慣之前,都是需要仰賴顯示記憶的,也就是說需要提醒,才不會忘記。但是,一旦熟悉這件事情之後,可能就是仰賴隱示記憶的運作了。那麼,這個時候,你需要的就不是提醒孩子了,而是不要任意改變做這件事情的過程,像是不要隨便更換擺放書包的位置。

你該擔心孩子記性不好嗎?

如果你的孩子只是記不起來國字怎麼寫,但是對於他感興趣的卡通角色如數家珍,那麼不太需要擔心他們的記憶運作。因為當你的孩子可以講出所有寶可夢的名稱時,你就該知道,他是可以把事情記下來的,只是他不想這麼做而已。

如果孩子真的對於所有的事情都記不太好,那麼可能就要擔心了。不過到底怎麼樣算是差,我不建議對於四歲以下的孩子去做評估,因為孩子還不一定能聽懂指令,知道你要他做是甚麼。過去研究發現,針對聽覺的刺激,在安靜的環境下,孩子能夠記下4個左右。隨著年齡增加,大概一年會增加0.5個,大致上到了12歲的時候,孩子就能和成年人記下差不多數量的刺激了。

但是,這並不表示12歲的孩子和成年人的記憶就沒有差異,因為在真實生活中,記憶涉及了不同策略的使用,也涉及了對無關訊息的排除,而12歲的孩子在這兩方面的能力都還不夠成熟。

怎麼協助孩子把事情牢牢記住?

過去的記憶研究告訴我們,當一件事情重複學習,以及有深度處理的時候,我們對於這些事情就會有比較好的記憶。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牢記一件事情,就要重複讓他記下來,另外要讓他對這件事情有深度的處理。深度處理聽起來有點抽象,有好幾種方法可以達成:

  • 要融會貫通,例如在背古詩的時候,要了解內容,才比較容易記下來。要做到融會貫通不容易,所以爸爸媽媽要多幫孩子一把
  • 要對這件事情感興趣,簡單來說就是要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情跟他是有關係的,他才會想要主動處理。

另外,我也鼓勵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分享一些自己記事情的策略,並且引導孩子做練習,這些都會對他們是很有幫助的。介紹一些輔助的工具也是不錯的做法,畢竟在這個年代,記下來事情並不會讓孩子成功,要能夠融會貫通才能讓他們成功,所以你不用刻意要求他們要能夠把所有知識背下來,而是要知道需要的時候,要去哪邊找到這些知識!

1則迴響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