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更好的自己

面對社會的不公平,你能做什麼?

最近韓劇「魷魚遊戲」熱映,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表面上,這是一齣大型求生遊戲的戲劇,但公平這件事情一直在影集中重複出現。從遊戲合約上就強調了,參賽者是自願參加的,到只要有一半的人決定終止遊戲,遊戲就會停止等等的。因為不想暴雷,就大概這樣點到為止。

然而,坦白說,劇中所謂的公平,其實很有問題。就像為什麼他們可以用重金引誘這些缺錢的人來玩遊戲,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有可以因為參加遊戲而翻身。從研究倫理的觀點,這絕對不會通過審查,因為獎賞的誘惑,讓參賽者即便不願意參加,也會為了想要得到獎賞,而決定要繼續參加比賽。

可是,真正的公平,在社會上本來就不存在。只是,我們都不願意去面對這醜陋的現實。我們用各種方式來做包裝,或是想辦法矇蔽自己的眼,讓自己假裝世界很美好。多數人也因為習慣了這種做法,所以面對不公平的狀況,也只能摸摸鼻子認了。

或許我們該認清不公平才是常態

既然真正的公平,不太可能被落實,那我們該思考的就不是怎麼落實公平,而是該怎麼面對不公平的處境。

比方說,認定社會就是有階級的,每個階級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只要每個階級彼此尊重,大家都想辦法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那或許也是一種圓滿。

就像一些家庭有家庭看護工,雇主知道自己的角色是支付該付的費用、給予看護工生活起居上的所需;看護工則是在自己約定的範圍內,把事情做好。這無關階級,就只是一種交易的行為。把交易的內容講清楚,比起假裝我們都是一樣的,更有機會促成社會的和諧。

只是比較困難的點就在於,到底怎麼制定交易的內容,要怎麼作,才看起來是合理的。這該是一個自由市場嗎?還是要受到規範呢?就像一些直播主,利用自己的魅力,讓粉絲為他付出,只要沒有惡意的欺瞞,那就該被尊重。

或許現在社會上的一些問題,就是表面上的公平,綁架了所有人,讓人們反而不能依照自己的意願來做約定。

可是我也必須承認,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該怎麼幫自己定價,也就說不知道該怎麼跟別人做出合理的交易。就像你手工做了一個包包,如果把時間成本算進去,這包包的價格,絕對會超過工廠大量生產的。那到底你要怎麼定價?

你也可以換個角度思考,你會為了手工,或是一些正確的價值觀(像是生態永續),而多付出嗎?我想這是資本社會下,每個人都該好好思考的問題。當人的付出沒有被考慮,甚至被忽視,那其實是有點恐怖的。

該怎麼辦?

如果你認同人是一起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那你要想想,我們可以怎麼一起面對生活中的狀況。就像前一陣子,有一位精神狀況有問題的男子,因故傷害了一位超商的女店員,不少聲音說要把他關回醫院。可是,這並沒有解決問題,我們只是創造了一個眼不見為淨的情況。

沒有人願意讓自己處在不好的狀況,不管是罹患精神疾病,或是負債纍纍。是制度出了問題!

會負債纍纍的人,不能說沒有其可惡之處,但你想想如果他就是沒辦法輕易借貸,那他會欠那麼多錢嗎?或我們再往前推一點,如果沒有人引誘他花錢,那他怎麼會有錢不夠用的狀況呢?

北歐國家偏社會主義的做法,或許是個可以參考的模式。曾經有調查顯示,北歐國家階級的流動性是比較高的,也就是階層間有比較多流動的可能。這個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很難發生的,有錢人不用說靠什麼只要光靠房地產,就能綁架所有人了。

你我或許沒辦法改變政策,但我鼓勵大家可以先從找回人的價值為出發點。感念別人為你的付出,也想辦法做同等的付出。如果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專長,彼此互惠,我們或許才有機會共創美好的未來。

當然,你也可以這樣想,若我能力為別人做點什麼,我就做。若每個人都可以這樣想,社會會進入一個善的循環,這影響力也是不可小覷的。

就像我最近在學習縫紉,我就想鼓勵大家捐錢來換我的手作。對我來說,我雖然付出了材料費和時間,可是我從製作的過程獲得了成就感。對捐錢的朋友,你除了讓自己換到抵稅的單據,你還幫助了一些人,還有會拿到一個我的手作。這樣不是很好嗎?

在這所謂崇尚公平的天秤座慶祝生日之際,讓我許個願,希望社會可以更公平。

延伸資料:
階級焦慮 podcast part 1
階級焦慮 podcast part 2

2則迴響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