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今天看到某篇「一邊…一邊… 的鬱卒」,覺得應該要回應一下。
很多年輕人現在會打手遊、會叫外賣,從長一輩的觀點,會覺得不能理解,為什麼不能好好利用時間、為什麼這麼奢侈。身為一個不太玩手遊的人,我常常也會好奇,為什麼有人想要打手遊,而且甚至願意課金。
因為一個機緣,我找了很多愛玩手遊的學生,了解他們為什麼想玩手遊。這大概是我找人最容易的一次,因為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會玩手遊,只是玩哪一類的差異。原因很多元,像是有成就感、覺得畫面很美、很可愛、喜歡跟人互動的感覺、消磨時間等等。
簡單來說,玩手遊的原因和人們做其他事情的原因,並沒有甚麼差異,就只是另一個人們會從是的行為或嗜好罷了。不知道是因為手遊容易讓人上癮,並且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所以社會上對於玩手遊普遍是觀感不佳。身為一位心理學家,我也必須說,玩手遊確實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我不會隱瞞這件事情的負面效應。但是,玩手遊也會有一些正面的影響,為什麼我們不能用正面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呢?
玩手遊被汙名化,恐怕是一種保守力量的陰謀,因為他們看不冠有人居然可以盯著小螢幕看還那麼爽,但是他自己卻做甚麼都沒辦法那麼爽。大家仔細想想,即便拿演奏樂器這樣正派的嗜好來說,難道都沒有甚麼負面的影響嗎?有沒有人是因為被強迫練琴練到精神狀態異常,更別說因為長時間練習所帶來的生理傷害了。也很少看到有人因為這些負面的效應,就說我們不應該要演奏樂器。
不過,我也必須誠實地說,很多人會玩手遊,不一定是真的喜歡玩,而是自己別無選擇。若有錢,誰不想要四處遊山玩水,泡夜店呢?有些人就是沒有大把的銀子可以花,只好在虛擬世界中去尋歡。在這樣的虛擬世界中,比較沒有人會惡意否定他們;而且,只要他們夠努力,就能夠破關斬將,得到他們被遊戲所允諾的獎賞。如果你不是這些別無選擇的人,你可能真的無法同理這樣的心情。
幾年前,我看了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新聞報導,這則報導在討論有機蔬菜的好處,其中有一位被採訪的英國政府官員就說,雖然我們看到了有機蔬菜的好處,但是這不是所有人能夠負擔的,所以我們從政府的觀點也不會去說,大家應該要多吃有機蔬菜。很多時候,我蠻羨慕歐洲人對於人的尊重,雖然有時候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但是,他們是真的考慮到人生而平等這件事情,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我們不應該去頌揚甚麼一定好,因為這樣會讓一些沒辦法得到這個東西的人感到難受。
叫外賣,跟打手遊看起來不大一樣,其實都反應了現代年輕世代的困境。如果有時間可以慢慢吃、好好吃,請問人們真的會貪圖一些便利性,就選擇叫外賣嗎?在颱風天,我可能會做這樣的選擇,但是若我有時間、精力可以花了兩個小時吃一頓米其林等級的餐點,我才不會去叫外賣。
現在的外賣產業,講白了,就是剝削社會中下階層的惡魔產業。店家被剝削,因為會被大幅度的抽成;外送員被剝削,因為有太多不合理的制度;消費者剝削,因為自己以為省錢卻當了冤大頭。既然三方都慘,誰在賺?其實根本沒有人直接獲利,但平台業者或許可以靠著這事業獲得融資,成為唯一可能的獲利者。
所以你說一邊打手遊一邊叫外賣真的很爽嗎?其實這是苦中作樂的爽,比起一邊改考卷一邊煮菜的鬱悶,還不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