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孩子且又在工作的爸爸媽媽來說,我想你應該是很開心的,至少我是啦~ 我跟你共同分享這份開心,這絕對不是因為我們不愛孩子,只是跟這些小怪獸朝夕相處這麼長一段時間,是時候放他們回去學校學習了。
不開玩笑了,如果你沒有期待回去工作,那麼或許該認真考慮換個工作,畢竟年終獎金也拿了,而且距離下一次拿獎金,最快也是幾個月後的事情了。注意!這邊指的情形是你還有要工作的意願,只是沒有期待回去自己原本的工作崗位,而不是針對完全不想工作的人。
為什麼現在會是個好時機?
- 首先,因為很多人都在年後轉職,工作職缺會比較多(當然不少人在年前就已經找好工作了)
- 多數人現在手邊還有一些剩餘的獎金,即使離職會暫時沒有收入,但還不至於無法支撐基本的生活
- 如果你希望自己明年的年終獎金不要太少,那麼越早轉職也是必要的,否則獎金會被打太多的折扣
該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期待回去工作呢?
針對很愛以及很不愛原本工作的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不少人對於自己原本的工作是不喜歡的,只是受限於生活壓力,不得不妥協。我不能鼓勵大家為了自己的夢想,就拋棄工作,但我會鼓勵你要想想,如果有機會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你需要賺多少錢,才能讓自己過心目中理想的生活。你必須要務實點,不可能期待付出很少,但又可以過著上流社會的生活,那在生活中幾乎是不存在的。
有了這樣的考慮後,你才能評估自己要找怎麼樣的工作,有可能不一定是全職的工作,也有可能不是一個穩定的工作。但是,你必須要知道社會的變動很快,租金可能飆漲,工資有可能突然腰斬。所以,你都必須要有一個區間的彈性,最好是多預估自己的支出、低估自己的收入;這一來一往,就能讓你更不會限於入不敷出的危機。
如果,你對於自己喜不喜歡這份工作不太能評估,你可以試著問自己下面四個問題:
- 自己的付出是否和回報是對等的
- 職場上的人際互動是否是滿意的
- 主管對自己是否是賞識的
- 工作是否是有前景的
每個人對這些項目的權重是不同的,但總的來說,你回答是的答案如果加權後是比否多的,那麼你可以概括推論自己還算喜歡這份工作。舉例來說,如果你對這四個問題的權重分別是0.5, 0.3, 0.1和0.1,且你的回答依序為:是、是、否、否,那麼你的分數算出來會是0.5*1+0.2*1-0.1*1-0.1*1 = 0.5,你算是喜歡這份工作的。
套用這個算法,你的分數最高為1、最低為-1;若我們把這個刻度三等份劃分
只要你的分數介於0.33-1之間,你都可以算是喜歡這份工作的
介於-0.33~0.33之間,你對於工作的喜歡是不明確的
介於-1~-0.33之間,你是不喜歡這份工作的。
在不明確的狀況下,你可以針對自己權重設定最重的項目去評估,思考自己是否會願意為了滿足這件事情,而對於其他項目做一些取捨。畢竟,沒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總是各有優缺點的,就看你自己是怎麼看待。
在決策判斷領域,有一個著名的極大化者vs.滿足化者的區分,前者就是非常仔細去做評估,希望能選擇對自己最有利選項的人;後者則是指選項能滿足自己部份的需求,就願意接受這個選項的人。雖然數據顯示,極大化者確實會找到薪資比較好的工作,但是他們事後對於工作的滿意程度,是比起滿足化者低的!所以,你對於工作的滿意與否,也與你自己的性格,以及時間點有關係,這些也都是你在評估自己對工作喜好的時候,需要考量的。
暫時離不開,怎麼辦?
要離開工作崗位,特別是已經工作很多年的工作崗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已經知道這個工作不是你熱愛的,但是你暫時又離不開,該怎麼辦呢?
積極派:想辦法強化工作上自己喜歡的環節,甚至嘗試去做出一些改變,針對自己原本不喜歡的環節,也做出一些調整。
消極派: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就把自己的本分做好,隨時等候新的機會。
不過,不論你是積極派還是消極派,你都該思考自己理想的工作是甚麼樣的,並寫思考自己是否已經具備那份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如果有些能力是你還不具備的,那麼就需要花一些時間、精力,讓自己的履歷更好看。
但是,我要殘酷的提醒你,有些事情不是想要學就可以學會的
對我來說,我覺得美感就是一個很難學習的能力,但有些人會覺得要學習編程比登天還要難。你要對自己的能耐有所體悟,不值得為了自己的固執,而事倍功半,特別是當你年紀已經不小的時候,你真的沒有那麼多可以浪費的時間、精力。
最後,佛系的建議,工作不就是賺錢的過程,人生不要跟錢過意不去。如果你下班後,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工作上賺的錢又不少,就不要太執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