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道歉了,還不夠嗎?

前一陣子,台大經濟系系學會引起了熱議,因為其中一組候選的人政見,滿滿的歧視,不論是對女性的歧視,或是對於特殊族群的歧視。說實在的,讓人看了非常不舒服。雖然在看的時候,有一絲絲感覺,這些人就是來鬧的,不是認真的。但是,因為這些玩笑真得過頭了,讓人真的笑不出來。

在事情引發爭議之後,候選人有出面道歉

對於在選舉公報中出現具爭議言論,對各族群以及社會大眾表達最深的歉意,原本對於特定族群並無惡意,也沒有任何私人仇恨,但不成熟的行為以及玩笑話尺寸拿捏的不恰當讓偏激的言論出現在選舉公報上,造成了許多不該有的傷害。

因為大家不買單,他後續又再次道歉

認為自己的言行非常不恰當,縱使對某些議題有想法,但以一個偏激不理性的方式博眼球仍然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作法。本以為參與系學會長選舉並撰寫一些相對特別的政見來譁眾,但沒有顧慮到他人的想法,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對此深刻地感到後悔但也已經無濟於事,因此只能再表達深刻的反省並向各族群與社會大眾誠懇地道歉。

老實說,他的第二次道歉,反而讓人很光火,因為不知道他覺得自己的政見有哪一點對於議題的想法是正面的。唯一勉強的,可能是bmi超過20的人,不能搭乘電梯。不過這標準也太嚴格了,因為bmi只要在18-24.5之間都算是正常的範圍,那把標準訂在20,究竟是基於甚麼樣的基礎,也讓人感到不解。

怎麼樣的道歉,會讓人心服口服

雖然可能你我都對這兩位候選人還有一些不滿,但我想稍微抽離一下,帶大家想想,那他們要怎麼做,我們才會覺得是可以接受的?第一次的道歉文,雖然道歉了,但是多了辯解,讓人覺得不舒服。如果道歉文中只是表達很抱歉,因為考慮不周,造成了許多不該有的傷害,或許還比較好一點。

另外,如果道歉的時候,可以讓別人感受到你知道他們為什麼不滿,那是很重要的。這位候選人,勉強有做到這一點,但如果他可以更多的描述,或許效果會更好。比方說,他可以說每個人的身分、偏好也好,都是應該被尊重的,不是可以隨便拿來被開玩笑的。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自嘲,自己就是胸部小,或是就是有原住民血統,所以有口音。但是自嘲和被別人拿來開玩笑,是不同的事情,不應該被混為一談。

讓別人知道,你知錯了,和解釋是不一樣的。以這位候選人的道歉為例子,他在道歉文中想說明事情的原委,因為他把事情交代清楚是比較好的。但是,這反而讓人覺得你在辯解,只是想要讓局勢對自己來說是有利的,而不是真正在同理被受傷害的人。當然,他會想要解釋,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應該不希望別人覺得他就是一個故意要傷還別人的人,而且他可能真心覺得這是在開玩笑。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無法判斷他原本是不是真的在開玩笑。但是,這些補充說明,感覺起來都是在找藉口。就像之前星宇航空,因為天候的關係,導致航班調度出了問題。當時總經理,除了道歉之外,還要去扯什麼日本當局反反覆覆,這確實也讓人覺得不舒服。

當然,有的時候,如果別人有所不滿,你就道歉,似乎也不是最恰當的做法。你會想要說明,這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有時候別人會不滿,是因為有一些誤會。如果把誤會交代清楚,或許你就不會覺得不滿,他也就沒有道歉的必要。理性來說,這樣做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人感到的不滿的時候,通常都沒有理智線,這種理性的做法,比較難成功。這個時候,你就需要釋出善意,讓對方知道,對於造成他們的不高興,你感到很抱歉。所以,即便是誤會,你還是希望可以彌補對他造成的傷害。

我之前有一次在高鐵站,因為手機當機,結果無法用app進站。因為當時距離開車已經沒有多少時間,我擔心重新開機就會錯過這班高鐵。當下跟站務人員溝通,沒有得到好的反饋,還好手機即時恢復了,我就趕緊進站。但是一上高鐵,我就開始寫客服信箱,反映這件事情讓人很不舒服。高鐵的回覆不讓人意外,當然說站務人員是照sop,沒有故意為難我。但是,他們想要給我一個小禮物,表達關切之意。我雖然對於這樣的回覆不是百分之百滿意,但是看在小禮物的份上,我就比較消氣了,沒有覺得那麼不高興。

更高招的道歉,除了不辯解之外,更應該主動提出自己的改善方案。畢竟,對於受傷的人來說,任何補償的方案都是亡羊補牢,效益有限。但是,如果可以因為這次的錯誤,換來之後比較好的做法,那我想多數的人,都是樂見的。我有幾次在表達顧客意見的時候,就是用這樣的心情,我很清楚的告訴商家,我覺得不滿意,但我可以理解你們也不是故意的,所以我不會要求你們一定要補償我,但是,我會希望你們之後可以把事情做好,避免同樣的過錯再次發生。

但是,改善方案如果不能夠說到做到,那其實也是枉然。就像一些男性朋友,在惹女朋友生氣之後,往往就會承諾說,我下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錯了,一定會改。結果,後來根本就沒有改,也是讓人相當無言。

該接受別人的道歉嗎?

前面談到了,到底怎麼樣的道歉,可以讓人心服口服。現在想換個角度來帶大家思考,就是如果你不是那個犯錯的人,你是否要接受別人的道歉。在以和為貴的社會下,不接受別人的道歉,特別是當別人很真心誠意想道歉,似乎很不厚道。

但是,我要很嚴肅的告訴大家,我們沒有義務要接受別人的道歉。就像在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當中,亞靜被男同事性騷擾,加害人希望可以道歉,然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但是,亞靜並不想,她的上司翁文方也覺得不應該要接受道歉,她還講了金句「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

要有這樣的堅持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如果對方是慣犯,或是並非真心想要道歉,那我覺得我們完全不需要因為自己的固執而感到不好意思。就像劇中的豬哥,根本就是慣犯,如果你一時心軟原諒了慣犯,根本是對不起自己,也害了其他的人。

如果做錯事的人其實不是慣犯,也不是故意要讓我們覺得不舒服的,也不代表你一定就要接受對方的道歉。我覺得一定要接受別人的道歉這樣的社會壓力,非常不合理,而且某種程度是讓大家做事可以不需要那麼深思熟慮。我覺得一個人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你若覺得不想要原諒那個人,那就勇敢堅持。但是,你要有一個合理的比例原則,不可以因為別人一個無心的小過錯。就恨這個人恨到骨,這就是有點誇張了。

以一開始台大經濟系學生的例子,我不覺得他們要被判社會死,但我覺得他們一定要被懲罰。若可以的話,我會希望他們可以去當志工,並弱勢族群去伸張正義,最好是可以陪他們一起去示威遊行,讓他們感受一下被邊緣化的感覺。當然,我不知道這樣的懲罰,是否真的會達到該有的效果。但,我們能做的,只能有一個對方要被懲罰的期待。只要期待被滿足,我們也就可以選擇放下了。至於,那個被懲罰的人,是否真的會洗心革面,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不過,我們要提醒自己,如果那個人沒有真的改過自新,我們也不用假裝自己沒受到傷害,要自然和那個人互動。

不過,不管你是不是想要接受道歉,你都該想辦法讓自己好轉。別人的道歉跟你可以好轉,是兩件獨立的事情,而自己的好轉是比較重要的。所以,與其勉強自己接受別人的道歉,還不如不要理會,而是把精力專注在讓自己變好這件事情上。

謹言慎行,就不用煩惱要不要道歉

前面我們談了要怎麼道歉、要不要接受別人的道歉,但如果每個人都能謹言慎行,那這一切都是假議題。如果台大經濟系的學生在提出政見之前,可以多想想大家會有什麼樣的反應,然後可以做一些調整,或許就不會衍生這些後續的事情。我覺以這個例子來說,若事前有多想想,應該不至於這麼糟糕。但有的時候,事情的發展確實有可能超乎我們的想像,在那樣的狀況下,我們也只能趕緊做出調整,並且真心誠意的道歉。

比較令人憂心的,就是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自己想講什麼就講什麼,別人要怎麼詮釋是他們的事情。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風潮,可能跟網紅、政治人物們脫不了關係,失言的例子已經多到不勝枚舉了。而在發言被檢討之後,他們還不一定會在第一時間道歉,甚至有可能會補充說明,只有他們若看到風向不對了,才會趕緊出來道歉,彷彿一切都沒發生過。

雖然如果講話都要很小心,會讓人覺得很放不開。但是,如果你的自在是建立在別人的傷口上,那真的不是很妥當的。如果你真的想要口無遮攔,那我建議你找一群有同樣的想法的人,組成幹話團,在自己的團裡面盡情宣洩就好了。


留言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